五月鮮花盛開的上海,風和日麗,上海工廠自2011年以來,產量節節攀升,屢創新高,銷售紅紅火火,為更好地服務銷售,德高上海公司楊明霞總經理組織了工廠主管以上員工體驗了海底撈閔行區吳中路店,進行了零距離的成功經驗探索之旅。
海底撈只是餐飲業內開店不足17年的餐館,她的管理之道,經營理念為什么很快成為眾多企業家、學者們吹捧的典范?一個很不起眼的中國民營企業為什么成為第一個進入哈佛商學院教學案例?
5月8日,我們帶著很多的疑惑來到了傳說中的海底撈閔行區吳中路店,門口迎賓的服務生雖然算不算青春靚麗,但是笑容要比漂亮的空姐的笑容真實得多,讓人感覺踏實,親切。據說,海底撈這樣的團隊中只有少數幾名本科學歷,其余都是“三無產品”,無青春證,無學歷證,無身材證,張勇能把這樣的團隊帶上成功的道路,無不讓人佩服。在與海底撈同樣的火鍋店吃飯,別人沒想到的,海底撈想到了;別人做不到的,海底撈做到了;別人觀察不到的,海底撈觀察到了。如幫助客人擦洗眼鏡,增加手機套袋等各種細節服務,在海底撈發揮得淋漓盡致。我想張勇是不可能教給他的下屬一定要做這些瑣事的,但是海底撈的每個員工都在開動腦筋,想方設法為顧客服務,同時他們也享受著為他人服務的樂趣,我們在海底撈享受了三個小時的超五星級酒店式的服務,沒有聽到任何不和諧的聲音,讓我感覺到我們德高后勤團隊不得不重新思考,重新定位。自從我進入德高工作的第一天,我都在想:德高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企業價值觀是什么?德高靠什么能夠長久存活下去?看看海底撈人做了什么,怎么把非常平凡的小事情當作高尚光榮的大事情努力去做。這種走不同尋常路的管理之道同樣是一種企業創新。也許只有這種創新海底撈才能在餐飲業中鶴立雞群,才有今天的成功。
飯畢,我們立刻組織了有聲有色的學習海底撈座談會,會議由運營總監周永軍主持,各位同事都暢所欲言,把在海底撈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都紛紛發表自己的想法。有結合自己的實際工作談以后的管理改進的,有談每次去海底撈都享受到不一樣的服務的,有談海底撈專注細節管理的。周總監更是從海底撈的創業史講到發展史,從張勇的個人魅力講到海底撈的經營之道,從海底撈的人文關懷講到個人價值觀。周總監收集了大量的資料,對海底撈做了詳細的剖析,把我們的學習座談會推向了高潮。最后由德高上海公司楊明霞總經理做點評,總結。楊總首先表揚上海公司后勤團體逐漸強大,管理水平都在提高,鼓勵大家“故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把年輕的一代培養成德高發展的中流砥柱。其次,楊總表示要把銷售團隊和后勤管理團隊“一碗水”端平,尊重員工每個人的成長,堅持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打造一流的后勤管理團隊,更好的為德高銷售保駕護航。最后,楊總向每位學員贈送了由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編寫的四本管理經典書,勉勵大家要持續學習,不斷提高個人業務水平和管理水平。
德高有我,上海有我,榮耀2011。
通訊員:黃景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