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防水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師傅對德高防水材料、施工工序存在誤解,導致在實際施工應用過程中存在不當操作,接下來要列舉8個錯誤施工,你可能也犯過!
防水涂刷前,基層未進行充分潤濕
不潤濕基層就直接刷涂防水,刷涂會不順暢,容易出現砂眼和針孔。另外,潤濕基層可以清理灰塵,避免出現起皮的問題。
此外,未潤濕基層,防水層的保水性會受到影響,水分容易被基層吸走,造成起粉或者強度低的情況。
基層有明水時,涂刷防水
基層有明水時就涂刷防水,會導致防水漿料被稀釋,造成防水層出現發白的情況。更重要的是,防水層被稀釋,嚴重的情況下會影響到材料的硬度和性能。
所以說,基層既要潤濕充分,但是又要保證不能有明水。
防水漿料一次刷涂太厚
防水漿料的施工原則是薄涂多遍。防水至少刷涂2遍,每遍的厚度不能大于1mm。
所以,一次刷涂太厚的話,容易導致干固過程中干濕不均勻,引起開裂。
防水層未做保護層,后期交叉施工破壞
K11防水漿料后期要做砂漿保護層或者貼磚,不建議直接裸露使用。需要提醒的是,裝修計劃要做好。
防水層施工后,如果后期有交叉施工的,要進行適當的保護。通過試水的防水層被破壞的話,無法保證后續防水的效果。
防水層未固化即進行閉水試驗
防水層的干固要保證在48個小時以上,遇到溫度低和濕度大的情況,還要延長干固的時間。
否則,防水層未干透就進行試水,膜層容易被泡爛和引起起皮的現象。
防水漿料中加入水泥或者水等物質
防水漿料都是嚴格按照粉劑和水劑精確配比的,加入了其它物質,將導致材料的性能發生變化,無法保證防水效果。
防水漿料按配比進行電動攪拌,施工后的防水層才有質量保證。
防水層漏涂
K11防水漿料要求至少刷涂2遍,要保證每遍的均勻和良好覆蓋。另外,刷涂2遍時要呈交叉進行刷涂,就是為了避免防水層有漏刷的情況。
否則,未覆蓋防水層的地方,無法形成整體的膜層,日后會出現漏水。
墻角和管道周邊未進行弧形收邊
墻角和管道周邊,都是防水的重要節點。如果沒有用水不漏進行弧形收邊的話,防水層在這些地方受力集中,容易出現開裂,從而導致節點部位出現漏水。
上述8個防水施工誤區,你犯過嗎?如果都沒有犯過,那必須給你點贊!在施工過程中,你還見過哪些錯誤的施工?歡迎留言分享!